图腾机柜-冷通道机柜
冷通道空气相隔离,不紊流,不短路,制冷效率高,节省能耗成本;散热效果好,比单台机柜的制冷效率有明显提高,提高机柜设备的安装密度,节省机房的空间;通道顶板由磁力锁吸附在顶盖边框上,磁力锁电源由消防系统控制,出现消防警报情况时,机房消防系统强制关闭电源,顶盖在重力作用下打开,对冷通道区域进行气体消防,安全可靠;模块化安装,整套系统的所有安装都是通过工厂加工成模块化的形式到现场,放便安装;通道两头门板采用推拉门或电动门,不占用走道空间,可选带观察窗钣金门或落地玻璃门;配数字密码锁或用户指定锁型;通道顶部采用透明玻璃做盖板,打开后,距地面高度方便人员进出,不操作者造成任何伤害;通道顶部配节能灯:通道顶罩部件和前后门部件连接外配有密封条,极大提高制冷效率;通道内安装温度、湿度、烟雾等传感器,采集信号以供精密空调对通道内的温度及湿度进行调节及传送给消防系统控制信号;通道内部可选安装摄像头,门板上方可选安装温度、湿度显示屏以便对通道内部进行实是监测与控制。
  (1) 符合ANSI/EIA RS-310-D、IEC297-2、DIN41491; PART1、DIN41494; PART7、 GB/T3047.2- 92标准;兼容ETSI标准。 (2)采用九折型材框架柜式结构,由优质冷轧钢材料 (3)组成:材料: SPCC 优质冷扎钢板制作;厚度:方孔条 2.0mm,托盘 2.0mm,安装梁 1.5m,其他1.2mm; (4)工艺: 涂覆层应表面光洁、色泽均匀、无流挂、无露底;金属件无锈蚀,清洗处理、磷化防腐处理、按国标静电喷涂处理;并符合无毒无害喷涂标准。防护等级IP20。 (5)承重:整柜结构承重能力不能小于 1000KG。 (6)本机柜适用于机柜气流组织形式为架空地板(300MM)下送风,架空地板下部的送风通道作为静压箱使用,稳流降噪,每架机柜所需风量为 400m3/h。因此、每架机柜前(冷通道内)下可开孔面积不应小于 0.12㎡。 (7)服务器机柜正面、侧面密封,门缝处需打无接缝发泡密封胶条,以保证冷气的充分利用,背面应为高密度六角网孔门,通风率要求达 71.2%。前门为单扇门,后门为中间开启式双扇
门,前后门均可方便拆卸并可选择以左或右开关,门的开启角不小于 1100,门开启后要求与地面之间的间隔为不少于 10mm。 (8)要求所有前后门均制有发泡缓冲胶条,提供较好防护,开关门应有良好的手感。 (9)侧板为可拆式结构,门的开合应灵活、锁定可靠、装拆方便,间隙应不大于 3mm。 (10)门上要求有高质量的安全锁(采用万能锁),门锁要求能承受一定的撞击而不损坏,并具有防锈、防潮等。门锁应能正常开启上万次。 (11)机架的门与机架的密合度要求严密,机架、门、锁牢固。 (12)机架顶部前后各设进线孔至少两个(进线孔面积尽量加大以便线缆管理,进线口需有防光纤和铜缆拉伤装置),进风孔设计活动式滑板,可灵活调节进风量的大小;机架顶部及底部
均应留有加固眼孔,以便与列槽道和地面加固。 (13)机架顶部配置风扇单元安装孔(风扇单元选装) ,风扇单元的孔位也可作为附助走线孔。 (14)机架内部设 6 根 19"标准条,标准条表面采用渡蓝白锌设计(方便静电疏导) ,便于设备的静电疏导,为了增加受重力 19"标准条采用9折型材。并可灵活调节安装尺寸位置,
标准条材料厚度不小2mm;连接立柱的前后位置、托板安装高度和前后位置可以调整。 (15)机架后面两侧各设置一套可扩充的线缆走线槽装置,可独立分开走强、弱线缆,走线槽的的设计与规格必需满足通信电缆的布放与固定。 (16)配电:机柜后部两侧分别带竖向 12位32APDU一套,进线 3米,带防水溅工业插头。 (17)机架上设工作接地铜排一组,应配备铜接线鼻子,铜排采用紫铜材料,横截面积不小于 75平方毫米,铜排不少于15 个接线孔。 (18)绝缘电阻:在温度 20±5°C,相对温度<90%时,任意不相通的接线端子之间、接线端子与机架间的绝缘电阻值大于 2兆欧; (19)耐压强度:任意不相通的接线端子之间、接线端子与机架间, 能承受交流50 赫, 2000V电压有效值一分钟不被击穿。 (20)机柜可以并列安装,随机配有并机连接件。
2.产品应用环境 本产品主要用于类似 IDC 数据中心机房散热量极大的机房使用,起到精确送冷风的效果,有助于机房节能减排,推进绿色新机房。 (注:此机柜暂只支持上走线底部送风机房) 传统机房散热与冷通道机房散热的却别


3、机柜的散热原理

(1)机柜基本结构由框架、前后门、侧板、顶板、底板及相应定位、紧固件组成。机柜内部可设置安装立柱、层板及进排风、供配电装置等。下进风机柜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前进风机柜、上进风机柜的基本结构与下进风机柜类似。
 (2)机柜内部应设置4 根或6 根安装立柱,用于安装设备和固定层板。安装立柱能够前后移动调节。安装立柱的间距、孔距等机柜内部尺寸结构应满足GB/T 3047.2 的要求。层板深度为600mm±5mm,标准型层板承重≥60kg,加强型层板承重≥100kg。层板应便于安装和拆卸,其安装高度和前后位置可以调节。机柜内部设备的有效安装深度≥720mm。在设备有效安装高度内,机柜内水平限界及尺寸要求如下图。

(3)机柜采用上走线设计。顶板后部设置一整体排风口;排风口前两侧各设置一进线孔,其边缘应作防护线处理,以免划伤线缆。进线孔位置应具有线缆固定装置。当进线孔较大时,应加设橡胶罩或网罩,防止外物落入。当机柜采用封闭管道回风方式时,进线孔应能用密封圈密封
(4)机柜后部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条侧边扎线板或走线槽,分别用于通信线缆和电源线的布放与绑扎;机柜配电单元设于右侧(从机柜后面看)扎线板外部。所有线缆管理件设置应合理、充分、方便操作,

(5)机柜采用半封闭式机柜。其中前门封闭,可采用透明或不透明柜门;后门开孔,开孔率宜≥71.4%,孔径应在4.5mm~8.0mm 之间,开孔区域面积比≥70%。 (6)机柜前门内侧与安装立柱前端面之间净空间距离应≥160mm(应考虑柜门、加强筋、设备面板的厚度),如下图所示。 (7)机柜底板前部设置一个可调节进风口,尺寸规格应≥400mm(宽)×350mm(深),其前沿距机柜下部框架内侧不超过50mm;边缘应作圆滑处理。进风口设置调节装置(如滑动盖板),使得进风口大小可在全开和全闭之间连续调节。调节装置操作便捷、顺畅,与机架底部衔接紧密,不松动,不变形,无噪声;进风口上方设置一个高度为180mm~260mm 的导流罩,引导冷风进入机柜前门与设备面板之间的区域。导流罩要设计合理,既要防止冷风直接流向机架后部或两侧,又要尽可能减少空气阻力。进风口、调节装置及导流罩

(8)机柜内设备正面板平面应配置必要的密封组件,以确保冷风全部进入设备正面板进风口,而不致泄漏。密封组件主要包括安装立柱两侧和顶部或底部的密封挡板(视机柜进风方式而定),以及上下设备之间的密封面板(也称假面板或盲板)等,如下图所示。密封面板规格应有1U、2U等多种规格,拆装方便,不易脱落,不易变形。密封面板、密封挡板及其它密封组件,应采用不易变形、轻便、难燃或不燃材料制作。
 |